京ICP备2022018928号-30 投诉举报:315 541 185@qq.com
公司让开无犯罪证明不合法。
(相关资料图)
无犯罪证明是由用人单位进行申请的,当地的公安机关是不可以出具的。违法犯罪的记录是每个公安机关都存在的内部信息。国家行政司法机关的调查、企事业单位某些重要岗位人员的任用,都是需要调查了解个人有无犯罪记录的,要由需要单位派人拿着有效的证件和单位的介绍信,申请当地派出所出具的证件,不可以向个人发放。
无犯罪记录证明
“无犯罪记录证明”是对申请人有无刑事犯罪的一种证明。
可以申请查询无犯罪记录的主体
1.单位查询
单位可以查询本单位在职人员或者拟招录人员的犯罪记录,但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业禁止的规定。
2.个人查询
个人可以查询本人犯罪记录,也可以委托他人代为查询,受委托人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个人”包括中国公民和外国人。
3.行政机关查询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授予职业资格,公证处办理犯罪记录公证时,可以依法查询相关人员的犯罪记录。有关查询程序参照单位查询的相关规定。
申请查询无犯罪记录需要的材料
(一)单位申请查询的,办理时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单位介绍信
2、经办人有效身份证件
3、加盖申请单位印章的《查询申请表》
4、被查询对象系单位在职人员、拟招录人员的有关材料查询申请表应当列明查询事由,被查询对象身份信息以及申请查询所依据法律的具体条款。对于单位查询不符合法定情形的,不予受理,并向申请单位说明理由。
(二)个人申请查询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1、本人有效身份证件;
(1)内地居民应当使用居民身份证,没有身份证的可以使用居民户口簿;
(2)港澳台居民可以使用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 往内地通行证、 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3)定居国外中国公民可以使用护照;
(4)外国人可以使用护照、永久居留证件。
个人在一个自然年度内申请查询3次以上的 (不含3次),应当提交开具证明系用于就业、留学、移民等合理用途的有关材料。
2、《查询申请表》;
3、 在居住地申请查询的,还应当提交居住证;
4、 委托他人查询的,还应当提交委托书和受托人有效身份证件。
【法律依据】
《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意见》第二条,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犯罪人员信息库
为加强对犯罪人员信息的有效管理,依托政法机关现有网络和资源,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司法行政机关分别建立有关记录信息库,并实现互联互通,待条件成熟后建立全国统一的犯罪信息库。
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录入的信息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犯罪人员的基本情况、检察机关(自诉人)和审判机关的名称、判决书编号、判决确定日期、罪名、所判处刑罚以及刑罚执行情况等。
(二)建立犯罪人员信息通报机制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将生效的刑事裁判文书以及其他有关信息通报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
监狱、看守所应当及时将《刑满释放人员通知书》寄送被释放人员户籍所在地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社区服刑人员矫正期满通知书》寄送被解除矫正人员户籍所在地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
国家机关基于办案需要,向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查询有关犯罪信息,有关机关应当予以配合。
(三)规范犯罪人员信息查询机制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司法行政机关分别负责受理、审核和处理有关犯罪记录的查询申请。
上述机关在向社会提供犯罪信息查询服务时,应当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学、入伍、就业等资格、条件的规定进行。
辩护律师为依法履行辩护职责,要求查询本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记录的,应当允许,涉及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被执法机关依法封存的除外。
(四)建立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切实帮助失足青少年回归社会,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实际,建立未成年人轻罪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应当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后,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
执法机关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可以作为工作记录予以保存。
(五)明确违反规定处理犯罪人员信息的责任
负责提供犯罪人员信息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准确地向犯罪人员信息登记机关提供有关信息。不按规定提供信息,或者故意提供虚假、伪造信息,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负责登记和管理犯罪人员信息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认真登记、妥善管理犯罪人员信息。不按规定登记犯罪人员信息、提供查询服务,或者违反规定泄露犯罪人员信息,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使用犯罪人员信息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查询目的使用有关信息并对犯罪人员信息予以保密。不按规定使用犯罪人员信息,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